王强
主要观点
【剖析当前背景】
●距离二战结束已经80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亲历者越来越少,战争的切肤之痛逐渐钝化
●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再以简单否定历史事实为特点,而是通过选择性记忆、模糊价值判断等方式混淆视听
●一些西方大国出于战略竞争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模糊、扭曲二战历史,试图打破战后国际秩序,重新塑造有利于自身霸权的规则体系
【把握重大意义】
●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就是强调从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时段和世界大视野看待二战历史,尊重历史事实,坚决维护国际秩序和公平正义,以史为鉴共创未来
●我们只有以正确的历史观为锚,才能捍卫历史真相,让一切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不论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不攻自破
●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的回顾上,而是为了汲取教训、更好地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怎样坚持弘扬】
●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世界人民在二战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
●以唯物史观的眼光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以维护和平的理念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以命运与共的使命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气壮山河的抗击,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史的回声意蕴深邃、振聋发聩。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历史,更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与把握历史。5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强调“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时指出,要“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一切歪曲二战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我们必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深刻领悟正确二战史观的内涵要义
历史的真相,不容任何辩驳与歪曲。历史并非不能考证、不能讨论,但需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事实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就是强调从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时段和世界大视野看待二战历史,尊重历史事实,坚决维护国际秩序和公平正义,以史为鉴共创未来。
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正义观看来,历史是正义的坚实基础,历史正义源于正义的历史。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殊死搏斗。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企图重新瓜分世界,肆无忌惮地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把整个世界拖入战火硝烟中,使许多民族面临着生死威胁,使人类文明面临着严峻挑战。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奋起抵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开展了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英勇斗争。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那些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那些血雨腥风的战争场面,那些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那些在战争中不幸死亡的几千万无辜生灵,都铭记在人类的史册上,都铭记在人类的心中。
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持续时间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美国进行了4年,英国进行了6年,而中国整整战斗了14年。从牺牲损失看,二战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造成的破坏及其对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大肆掠夺,按照1937年的比价,造成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从历史贡献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国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鼓舞了被压迫、遭侵略的民族进行解放战争的信心和勇气。
世界人民在二战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否定。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和平与正义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二战中,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被卷入战火,几千万人为独立、自由、和平付出的牺牲不容否定。80多年前,苏联给予中国抗战有力的物资支持,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投身中国抗战。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法国医生贝熙叶开辟运输药品的自行车“驼峰航线”,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正是全世界人民跨越地域、种族、文化、意识形态的阻碍,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挽救了人类文明,决定了人类命运的走向。历史证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战争胜利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取得的伟大成果。
把握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的时代意义
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在这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以什么样的态度认识历史、对待历史,所影响的决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勾画,更影响即将展开的未来。
这是守护历史真实的需要。守护历史真实,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本应成为反思战争暴行、铭记正义的集体记忆。然而,由于受到部分西方政治势力的影响,“忽视中国说”“二战六年论”“日本受害论”等错误二战史观近年来甚嚣尘上,试图篡改历史真相,严重淡化、否定中国等国家在二战中的重要贡献。这既同“西方中心论”的惯性影响有关,也同“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有关。距离二战结束已经80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亲历者越来越少,战争的切肤之痛逐渐钝化。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再以简单否定历史事实为特点,而是通过选择性记忆、模糊价值判断等方式混淆视听。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深度伪造技术对历史进行高仿真的篡改,社交媒体算法则加剧了历史认知的茧房,哪怕是“一眼假”的谎言也可能横行。我们只有以正确的历史观为锚,才能捍卫历史真相,让一切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不论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不攻自破。
这是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需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彻底瓦解了在世界上存在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构建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框架,到完善国际法体系的规则基石;从建设大国协作的稳定架构,到逐步形成全球治理体系的协同网络,都离不开二战胜利的深远影响。二战史观与二战胜利成果一脉相承,捍卫历史正义就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当前,一些西方大国出于战略竞争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模糊、扭曲二战历史,试图打破战后国际秩序,重新塑造有利于自身霸权的规则体系。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类图谋篡改二战胜利成果、颠覆战后国际秩序原则、削弱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中的核心作用的企图,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这是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需要。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就没有正义的历史,也就没有历史正义。世界反法西斯的各国人民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赢得胜利的根本源泉与动力。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从伦敦和平纪念碑前丘吉尔的曾孙朗诵起70年前英国首相庆祝胜利的著名演讲,到巴黎凯旋门前法国总统为无名烈士墓拨亮长明火;从德国国会邀请历史学家登上讲台纪念“德国解放日”,到纽约时报广场数百对夫妇模仿着“胜利之吻”庆祝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些都是对正确二战史观的集体共鸣,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定守护,是对和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国家和政客为攫取地缘政治私利,罔顾历史事实,肆意颠倒黑白,把侵略说成正义,把战犯说成英雄,企图否定苏联和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这不仅是对历史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人类和平发展的严重威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不仅是对历史修正主义与篡史行径的强烈谴责,更是展现了捍卫国际公平与历史正义的坚定决心。
让正确二战史观照亮人类新征程
没有正确历史观指引的未来就是一匹野马,无法驾驭。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蕴藏着走向未来的答案。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的回顾上,而是为了汲取教训、更好地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以唯物史观的眼光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尊重历史事实是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的根本前提。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基本史实支撑,很容易成为缺乏生命的空壳,甚至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无论是回击日本右翼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奇谈怪论,还是梳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团结抗争史,更多有力的证据被发掘,更多真实的史料被呈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事实成为有力的说服,历史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要敬畏历史、坚守记忆,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让历史虚无主义破产。二战既然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就必须摆脱“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反思二战对于人类文明的破坏,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灾难,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
以维护和平的理念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80年后的今天,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追求。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推动者和改革者,我们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要想捍卫和平,必须精武强能,以强大实力为后盾。“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人民军队只有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能够随时上得去、打得赢,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以命运与共的使命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二战中,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主义的膨胀和横行,德国吞并奥地利、进占莱茵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最终将世界拖入了规模更大、破坏更烈的世界大战的深渊。二战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唯有守望相助、合作共赢才能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的生动实践,显示了中国人民对优化国际共生关系的期待,表达了与各国走多元共生、和谐共生、包容共进之路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
(作者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解放军理论学习》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