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成都加速建设西部中试中心

2025-05-19 08:00:00

已备案上百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

去年5月17日,成都印发《成都市建设西部中试中心实施方案》,并定下目标——到2025年,成都将聚集100个重点中试平台,服务500个重大中试项目,推动500个创新产品上市,孵化100家科技创新企业,培育技术经理(经纪)人才4000名。到2030年,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中试中心。

距离这张“路线图”发布已有一年时间,西部中试中心建设成效如何?近年来,成都正以政策创新为引领,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试生态体系。

自2023年7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印发《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后,成都市围绕优势产业,聚焦重点产业链,系统布局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矩阵。最新数据显示,12家在蓉中试平台获得省级第二批备案,新增备案建设市级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44家,累计备案建成省级、市级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131家。其中,中试平台100家、概念验证中心31家,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先进能源等14个重点产业链。

“我们依托‘科创通’上线‘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中试平台地图,实现中试服务与成果转化的‘一屏对接’‘一屏服务’,常态化开展‘中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中试链接桥’等系列中试品牌活动,推进中试平台进产业园区,2024年已为百余项中试成果提供对接服务,已经孵化转化了近1000个项目,培育出了36个省级以上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及创新产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中试赋能

让创新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

走进成都先导小分子创新药智能化中试研发平台,工作人员正忙碌于各种仪器设备间,一系列对小分子创新药进行的实验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而完成阶段性中试验证。

在这里,通过中试验证,一批批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成为服务经济社会的创新产品。“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我们平台已服务近百家医药企业。”成都先导战略规划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企业整体的能力和服务范围已经进行了极大的外延和拓展,希望通过发挥该中试平台的作用,让更多潜在合作伙伴了解到平台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拿到订单。

成都先导小分子创新药智能化中试研发平台建设投用,正是成都加速建设西部中试中心的一个缩影。“通过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专业机构平台的赋能,推动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得以就地就近转化,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成都市首批挂牌的概念验证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概念验证中心已构建起从专利评估、概念验证、中试熟化、融资孵化、产业落地的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体系,助力超百家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转化。“我们将持续采用‘沿途下蛋’的成果转化模式,促进新产品、新成果早日‘上新’。”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以痛风膏为例,先通过申请药械组合的形式实现市场准入,再通过开拓市场等方式让项目打开市场并获取融资,利用资金不断完善产品、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打开市场,在此基础上,持续投入资源开展深入研究,逐步往药字号目标推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