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肃南:生态警务守护绝美“祁连仙境”

2025-07-04 08:47:00

夏日时节,晨光熹微,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草味与花香,草叶上的露珠晶莹闪烁,鸟儿在枝头欢唱,蝉鸣从远处隐约传来……盛夏的肃南,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这幅壮丽的生态画卷中,随处可见的“警察蓝”是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自全面实施生态警务以来,甘肃省肃南县公安局紧密结合全市祁连生态警务“1+2+3”机制体系,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生态警务模式,在广袤的祁连山间绘就山水肃南的“秀美画卷”。

科技引领 筑牢绿水青山“压舱石”

高清电子屏幕上数据实时滚动刷新,辖区民警的巡查动态通过可视化数据直观呈现…… 在肃南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集信息汇总、智能分析、综合研判于一体的智慧“猛屹”指挥调度平台,为群众织密了一张生态防护网。

“我们构建了‘空中无人机巡航、林区骑警队巡逻、路口视频监控值守’的三位一体防范体系,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公安生态治理效能,同时为基层民警减负。” 肃南县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负责人介绍。

如何借助智慧“猛屹”指挥调度平台,延伸生态警务的智慧触角?为此,肃南县公安局制定“猛屹”平台运行机制,实行“平时常态运行、专案联动处置、战时同步上案”3种模式,打造“一体打击、全域协同、数据支撑”的生态警务合成作战体系。

“有了智慧平台助力,我们发现和处置生态环境线索的效率大幅提升。如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从‘靠山吃山’转变为‘生态反哺’。” 肃南县公安局马蹄派出所负责人说。

凝聚合力 共绘生态文明“幸福景”

在肃南县康乐镇榆木桩村村口,美丽乡村标识牌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标语格外醒目。

“现在山里到处都能看到民警巡逻,草原更绿了,祁连山原始森林也愈发葱郁!” 村民口中的新变化,源于“市 — 县(区)— 派出所 — 警务区”四级“生态警长”工作机制的落地。

“从草原垃圾清理到山林违法狩猎查处,都是我们的职责范围。”肃南县公安局康乐派出所负责人表示,“生态警长” 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核心开展巡护,协同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守护身边的 “一草一木”,已成为肃南公安祁连生态警务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肃南公安创新打造 “立体智慧防控、信息共享互通、线索移送闭环、合成精准打击” 等五项机制亮点品牌,加强无人机等科技装备配备;建立生态警务 “五联” 工作制度(联巡、联查、联宣、联办、联治),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联动,形成 “公安牵头、部门协同” 的立体防护网络,筑牢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

逐绿前行 擦亮生态美县“金名片”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县‘处处皆景、处处见警’。” 肃南县公安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重要生态区域布局生态联勤工作站、生态警务室、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让祁连生态警务如空气般融入日常。

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肃南县公安局紧紧围绕生态警务、保护协作、场景展示 “三项举措”建设,全县配备10名生态警长、103名生态警员,组建259人的生态义警队伍,建成1个生态联勤工作站、4个生态警务室、1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将工作机制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等科普场所植入生态警务元素;组建肃南骑警巡逻队,将生态巡护融入日常巡逻;成立 “双语” 宣传小分队,面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生态保护宣传…… 肃南公安在潜移默化中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植根于群众心间。(李志鹏 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