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岁老人姚水旺:“日军罪行,永远不能忘”

2025-09-05 12:19:00

8月27日上午,阳光正好。在平乐县平乐镇裕丰村委珠子洲村的一座新房的客厅中,今年100岁的老人姚水旺,向晚辈谈及抗战时期被日军抓去当挑夫,又历经数月虎口逃生返回故里的经历时,数度哽咽,泪水无声滑落。 “日军罪行,永远不能忘!”在过往的岁月中,老人无数次向晚辈们回忆、讲述那段抗战故事,以此提醒后辈:铭记抗战,勿忘国耻!

老人把亲历的抗战往事讲述给后辈听,让后辈铭记抗战历史。图为老人与四儿子姚胜德及孙女姚美娟在一起。 记者秦丽云 摄

19岁放牛时被日军抓走

姚水旺出生于1925年5月。从6岁起,他与父亲相依为命。他讲述的经历,要追溯到1944年。

1944年秋,日军为进攻桂林,出动了飞机、大炮、坦克。同年11月10日,桂林沦陷,此后的259天,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铁蹄践踏下,桂林在受难,桂林百姓在受难。

1944年10月的一天,19岁的姚水旺正在珠子洲村村尾的一片竹林边放牛。突然,同村的一个婶婶慌忙跑来,示意他“日本兵来了,快跑”,自己则继续向前奔逃。情急之下,姚水旺匆忙钻到竹林躲避。但是,紧随而至的日本兵,还是发现了他,并把他抓了起来。

在被迫跟随日本军队离开村庄时,姚水旺看到了藏在一个山头上的父亲姚修业。但是,他只能强压着心头的恐惧和担忧,不敢多看一眼父亲,生怕父亲也因此受牵连。后来,姚水旺才知道,与他一起被抓的,还有附近村的两名60多岁的老人。

当挑夫过程中目睹日寇罪行

被抓后,姚水旺和另外两名乡亲,都被日军安排当挑夫。当时,姚水旺个头约莫1.5米,又瘦又小。但是,面对日军的要求,他不得不担起沉重的担子。与此同时,另外两名乡亲,也被迫挑起沉重的担子,随军出行。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三人还被要求烧水、做饭。

在被日军抓住之前,姚水旺就从父亲和乡亲们的口中知道“日本人很坏”。被迫跟随日军行军至柳州时,姚水旺目睹日军罪行。

“一天晚上,周围突然起火了。后来我才知道,是日军故意把老百姓的房屋点燃了。”姚水旺说,望着熊熊烈火吞噬家园,想到无数像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流离失所、生死未卜,他对日军恨意愈发深刻。此后,他还数次见到日寇各种烧杀抢掠的暴行。讲至此处,老人声音哽咽,眼含热泪,他说:“我们中国人,遭日本人的罪,太多了。”

一个多月后,姚水旺被迫随日军一路西行,翻山越岭进入贵州。因年代久远,他已记不清具体到了何处。

记者查阅相关史料得知,1944年11月27日,日军入侵贵州独山、荔波等县,造成黔南事变,民众被杀害及病、饿、冻死者不计其数,烧毁房屋无数,损失财物50亿元左右。

虎口逃生后乞讨数月回故里

当挑夫的日子里,“逃跑”是姚水旺无时无刻不在想的念头。

一路上,日军又陆续抓捕不少中国平民充当劳力,大家心照不宣,都渴望逃离魔爪。个头小,但胆大、机灵的姚水旺,还曾机智地帮助另外两名挑夫成功逃脱。

1944年12月的一天,姚水旺和另一个同龄的平乐籍挑夫,趁日军不注意,在一条河边洗菜时悄悄逃跑。才逃十余分钟后,日军不见他们踪迹,前往河边找寻。姚水旺和同伴以为此次在劫难逃了。不料,此时美军飞机掠过,对日军进行轰炸。慌乱之中,他们藏身水草,顺流而下,侥幸逃生。

烽火连天,饥寒交迫,东躲西藏……“往东走,回家去!”这个信念,成为姚水旺逃出日军魔掌后最坚强的支撑。

“从初中开始,我就听爷爷讲他如何被日军抓走、又如何逃回家乡的事。”姚水旺的孙女、1998年出生的姚美娟动情地说,爷爷曾数次告诉他,从贵州翻山越岭回平乐途中,他和同伴走过了很多被烧被抢的村庄,甚至曾踏过由同胞尸骨垒起的道路……

1945年6月,历经整整6个月的颠沛流离,姚水旺终于回到故里。两个多月后,他和乡亲们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反复讲述只为让后代铭记历史

“日军罪行,永远不能忘!”这是老人在缓缓叙述往事时,多次强调的一句话。每当提及,他的眼角总是挂着泪水。动情时,甚至掩面而泣。老人的四儿子姚胜德坐在身旁,不时安抚老人情绪,并给老人递上纸巾擦拭眼泪。

“父亲常常给我们讲过往的经历,特别是他亲历的抗战往事。”姚胜德说,全家大大小小几十口人,几乎都听过老人讲的被日军抓走当挑夫的经历。对比往昔,后辈们都为如今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并因此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姚美娟提供的一段拍摄于2年前的视频中,老人正在家中向晚辈们讲抗战时期的经历。视频时长达12分钟。彼时,老人的声音更为洪亮。岁月让老人皱纹满面,岁月也带走了老人很多记忆。但是,对于那段他亲历过的抗战的烽火岁月,历经80年的时间,依然让其刻骨铭心……

“作为青年一代,身处如今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我无数次在爷爷的讲述中,强烈地感受到:抗战历史不可忘、不能忘。”姚美娟说,在她看来,爷爷的讲述,已成为他们全家铭记抗战、勿忘国耻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以后,她也会继续向后辈讲述爷爷的抗战故事,以此让一个平凡百姓的不屈精神,让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抗战意志,被更多人知晓,并代代相传……

来源: 桂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