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如何培养出“超能力”,记者带你到搜救犬训练基地一探究竟
苏报融媒记者 蒋祖华 实习生 徐卿云 曹雨欣/ 摄制
在废墟与瓦砾之间,它们用鼻尖丈量生命;在山林与河流之上,它们用吠声点亮希望。搜救犬,这支能被称作是“生命雷达”的队伍,它们能在十秒内锁定人体气味、在乱石堆中区分人与动物、在训练场顶着诱人零食却不为所动。这些搜救犬是如何从“毛孩子”培养出“超能力”的?三伏天里它们又是如何苦练内功的?记者走进了苏州大本搜救犬训练基地,一探究竟。

搜救犬糖宝(左)和小悔 苏报融媒记者 蒋祖华/摄
搜救犬超能力之——超强定力
“糖宝,搜!”7月23日下午,一条巧克力色的史宾格犬在训导员的带领下,正在进行搜救练习。一名训导员戴着手套,将记者随身携带的毛绒玩具藏入气味罐中。藏好后,搜救犬开始用鼻子搜寻。“它叫糖宝,它闻到人体气味的时候就会吠叫,告诉我们它找到了。”糖宝是一只在编的搜救犬,近几年,它已参与了多场救援行动。训导员一声令下,只见糖宝迅速跑到训练室中,在5个气味罐子间来回嗅闻,不出10秒便找到了毛绒玩具。它停在罐子前不停吠叫,直到训导员把毛绒玩具取出,又扔了一个球给它玩耍,才消停下来。“它平时最喜欢玩球,所以每次完成任务,我们都会给它玩一会儿球,当作奖励。”训导员张艺说。
搜救犬是“温柔的生命雷达”。搜救犬与缉毒犬、防爆犬、追踪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搜救犬一定要亲人,不能对人造成伤害。“追踪犬、防爆犬这类犬种,在行动中会对犯罪分子扑咬,以便帮助警员捉拿罪犯。而搜救犬是为了救人,它们找到被掩埋在废墟中的人类,一般都已经奄奄一息,这时候对伤者的任何触碰,都有可能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在训练时候,也要对它的服从性、抗压性等进行专项练习,确保它在执行任务时不出错误。”随后,训导员把糖宝嘴里的球收了回来,开始训练它的服从性。“坐、站立、卧倒、躺下、跟随……”随着训导员的一声声口令落下,糖宝总是能第一时间完成标准的动作。

糖宝通过吠叫通知训导员找到了目标物 苏报融媒记者 蒋祖华/摄
为了训练糖宝的抗压、抗诱惑能力,防止它在实战搜救时乱吃东西,训导员找来糖宝最爱的小零食,让它顶在鼻尖上。“数到3才可以吃。”糖宝高高仰起脑袋,顶着小零食一动不动,嘴边的口水止不住往下流淌,即便如此,糖宝依然坚守住了自己的“职业操守”,没等到训导员的口令,坚决不能吃。“1、2、4、5……”训导员开始报数,当数到4的时候,糖宝明显动了一下。小零食在它嘴边只有1厘米不到的距离,只要它轻轻一舔,美味的小零食就能到它嘴里,但它发现不是“3”的口令,于是猛然刹住。约一分钟后,训导员见训练效果已达到,便大喊一声:“3!”糖宝瞬间将小零食吞入口中。

糖宝用鼻尖顶着小零食 苏报融媒记者 蒋祖华/摄
搜救犬超能力之——超强嗅觉
据张艺介绍,搜救犬的门槛是比较高的。首先是性格要温顺,能亲近陌生人;其次是兴奋度,体力要好,要喜欢训练,有活力。一般马犬、德牧、史宾格、拉布拉多等性格稳定服从性高的犬种比较适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嗅觉要灵敏。”说话间,赵功民走进了训练室,他是“大本搜救犬训练基地”的校长,是中国第一批搜救犬训导员,2008年5月,他曾带领搜救犬到四川汶川地震现场执行搜救任务。
“搜救犬的嗅觉比人类灵敏得多,它们能从5000千克水中识别一勺醋,或从6公升水中闻出一滴血。”据赵功民介绍,在救援现场,搜救犬的救援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如果用生命探测仪来探,只要探到地底下有活物,仪器就会发出警报,一些电磁感应物也会对探测仪造成一定的干扰。而搜救犬可以区分废墟中掩埋的是人还是老鼠、家禽、宠物。我们平时训练它,只有找到了人的时候,才会吠叫。如此一来,搜救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赵功民看着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搜救犬,眼里满是骄傲。
从“毛孩子”到“正式编”
“想要训练出一只优秀的搜救犬,真的太难了。”据赵功民介绍,糖宝是他从上千只幼犬中挑选出来的,可谓千里挑一。“我们在社会上看了好多幼犬,只有它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赵功民说,它曾让几只素质较好的幼犬和糖宝一起训练,它发现只有糖宝会用鼻子找东西,而大多数幼犬还是用眼睛在找东西。“糖宝是把鼻子贴在地面上闻的,其他的几只都是用头拱,用爪子挠,光看这一点就知道,糖宝是有天赋的。”赵功民说。

糖宝正在进行障碍训练 苏报融媒记者 蒋祖华/摄
除了天赋外,想要训练一只搜救犬,还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训练一只优秀搜救犬,最好是从它刚刚断奶就开始培养,从训练到完成考核至少要1年至2年时间,而这个过程要花费几十万,以及大量的训练时间。”搜救犬每天要进行体能训练、基础训练和搜救训练。训练室墙上贴着搜救犬的考核事项,上面写着近20条扣分标准,其中包括:找到人不吠扣5分、找到人进行抓挠扣10分等。而只有分数达到90分以上,搜救犬才算考试合格。“也就是说,只要犯一两个错误,就不能成为搜救犬。”
在大本搜救犬训练基地,目前只有3只合格的搜救犬。“一只叫小Q,是拉布拉多。一只叫小悔,是边牧。还有一只就是糖宝,史宾格犬。”为了扩大搜救犬的队伍,赵功民成立了一家宠物学校,以便在训练宠物的过程中,发现有天赋的犬只,从而发展成为搜救犬。“小悔就是我们在宠物学校发现的。它的主人送它来上学,训导员发现它学东西很快,于是问它的主人,能不能交给我们训练成搜救犬,它主人满口答应。”如今搜救犬小悔有双重身份,平时在家是宠物犬,遇到搜救任务时,主人就把它送到基地,跟随教导员到前线去救人。
(苏报融媒记者 蒋祖华 实习生 徐卿云 曹雨欣/文)
编辑: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