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善抓要害 突破关键——谈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2025-07-28 09:11:00

烟台日报评论员

善抓要害者得先机,突破关键者赢全局。

在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下半场”关键时刻,市委召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调度推进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继续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重点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经济、提振消费容、稳固外资、财源建设、民生改善、风险防范、运行保障等八项重点工作。这“八项重点工作”如八支利箭,直指烟台城市发展的关键“穴位”,是下半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全市上下务必深刻领会,全力以赴向前冲,以“事事争先、全面领先”的实际行动,着力塑造奋进万亿新征程的新优势。

为什么要推进“八项重点工作”?

这八项部署,是遵循经济规律、筑牢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经济运行有其内在逻辑链条:项目是源头活水,工业是硬核支撑,消费是内生动力,外资是开放纽带。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烟台深谙此道——三年来16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9300亿元,链主企业年均增速达11.5%,正是“链式思维”的生动实践。下半年总投资1200亿元的重点项目清单,是对产业生态的持续培育。当潍柴弗迪新能源电芯车间投产运行,当丁字湾绿电产业园架起输电网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机器轰鸣,更是遵循产业升级规律的主动作为。没有项目的持续投入、工业的强劲支撑、消费的有效激活、外资的稳定注入,高质量发展便是无源之水。

这八项部署,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守牢发展底线的关键之举。

发展从来不是单线程冲刺,而是多维度的平衡艺术。财源建设为肌体造血,民生改善让发展有温度,风险防范系好安全带,运行保障畅通生命线——这四项构成城市运行的“稳定三角”。当前复杂形势下,烟台400亿产业基金激活市场主体,对防汛救灾“落实落细”的再三强调,裕龙岛二期与核电产业园的未雨绸缪,无不彰显底线思维。历史经验表明,忽视财源可持续性可能导致发展中断,放松风险管控或酿成重大危机,民生短板将削弱社会凝聚力,能源断供更会直接瘫痪经济运行。八项工作中各项工作配置,正是对“稳中求进”总基调的烟台诠释。

推进“八项重点工作”,本质上是一场思想革命。当“一图五库四清单”的链长制工具包将任务量化分解,当“汽车产业链相亲会”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当TP500无人运输机在碧空划出创新航迹,实践正在打破思维的牢笼。八项重点既是工作清单,更是破除路径依赖的宣言书:唯有摆脱“过去咋干就咋干”的惯性,才能闯出新天地。

如何推进“八项重点工作”?

关键需要我们在方法论上深入思考,在实践路径上精准发力。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推进“八项重点工作”。项目与工业,向来是经济航船的双引擎。烟台将项目建设招商置于首位,工业经济定位“头号工程”。这绝非偶然:上半年烟台重点项目不仅投资额度大、而且推进速度快,招远中广核、黄渤海新区万华百万吨乙烯多元化升级等重点项目均实现稳步推进。在重点项目带动下,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及贡献均实现新突破,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全国万亿城市首位。

项目建设招商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下半年,必须坚定不移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主抓手,千方百计抓项目,更大力度拼招商,切实以项目快落地快推进稳住投资。一方面,要统筹项目实施,紧盯各大盘子项目投资计划,逐月落实建设、开工、投资“三张清单”,能往前赶尽力往前赶,能多投入尽量多投入,年度投资“保证足额、力求超额”。另一方面,要拿出强有力措施狠抓招商引资,做大存量、扩大增量,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经济是烟台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烟台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下半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化工、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推进骨干企业倍增,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示范带动中小微企业练好内功、稳健经营;推进科技创新赋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通循环的“任督二脉”,方能激活经济肌体。消费与外贸,如同经济血脉的双向通道。保持双通道畅通,考验的是系统施策的能力,更是洞察先机的智慧。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烟台提出的扩内需、促消费战略,恰是对上半年9个规上服务重点行业营收增长7.4%的精准呼应。会议提出的“提振消费挖潜扩容”,立意深远。我们要始终把扩内需、促消费摆在突出位置,协调推进高品质需求和高质量供给。要着力打造全域消费生态,不断提质服务消费,丰富全龄消费场景,打造消费新增长点。

外资外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拿出更多真招实招促进外贸稳量提质。要突出抓好稳固外贸增强韧性,政策供给要精准有效。必须盯紧国际市场变化最新趋势、中美经贸谈判最新成果、上级政策最新动向,针对市场壁垒、物流受阻等困难适时调整优化政策,“一企一策”制定预案、助企援企;业态创新要多元融合,坚持“传统+新兴”两条腿走路,稳住大宗商品进口份额,放大机电产品出口优势,力争全年外贸新业态新增进出口实现新突破。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培育发展新动能,也面对新挑战,必须用创新的办法推进工作。财源建设、民生改善、风险防范、运行保障等底线工作关乎城市发展命脉,必须守好守牢。没有稳固的后方,再激越的冲锋也难以为继。全市上下当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使各项底线工作如金字塔基座般坚实稳固,方能托举城市发展高度,让烟台这艘发展航船在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善抓要害,方能事半功倍;突破关键,才能赢得主动。

“八项重点工作”如同八个支点,撬动着发展与安全的平衡、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融合。从万华实验室的技术攻坚到社区食堂的民生温度,从“链主”企业的全球布局到防汛哨位的彻夜灯火,每一项部署都呼应着时代命题。下半年,让我们紧紧围绕“八项重点工作”,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在“半年稳”基础上实现“全年好”,烟台经济一定能行稳致远、稳挑大梁!

相关推荐